合法但安全上有疑慮的食品添加物
類 別 |
品 目 |
使用食品舉例 |
對健康可能的影響 |
防腐劑 |
去水醋酸鈉 |
乾酪、乳酪、奶油、人造奶油 |
具致畸胎性。 |
抗氧化劑 |
BHA、BHT |
油脂、速食麵、口香糖、乳酪、奶油 |
BHA確定為致癌劑,BHT有些研究顯示具有致癌性。 |
人工甘味劑 |
糖精、甜精 |
蜜餞、瓜子、醃製醬菜、飲料 |
由動物試驗顯示,會致膀胱癌。 |
阿斯巴甜 |
飲料、口香糖、蜜餞、代糖糖包 |
眩暈,頭痛,癲癇,月經不順,損害嬰兒的代謝作用(苯酮尿症者不可以食用)。 |
|
保色劑 |
亞硝酸鹽 |
香腸、火腿、臘肉、培根、板鴨、魚干 |
與食品中的胺結合成致癌物質亞硝酸胺鹽。 |
漂白劑 |
亞硫酸鹽 |
蜜餞、脫水蔬果、金針、蝦、冰糖、新鮮蔬果沙拉、澱粉 |
可能引起蕁麻疹、氣喘、腹瀉、嘔吐,亦有氣喘患者致死案例。 |
人工合成色素 |
黃色四號 |
餅乾、糖果、油麵、醃黃蘿蔔、火腿、香腸、飲料 |
以石油工業產物──煤焦為原料合成,有害物質混入的機會很多,本身毒性強,有致癌性的隱憂,會引起蕁麻疹、氣喘、過敏。 |
殺菌劑 |
過氧化氫 |
豆腐、豆干、素雞、麵腸、魚漿、肉漿製品、死雞肉(漂白並除異味) |
會刺激腸胃黏膜,吃多了可能引起頭痛、嘔吐,有致癌性。規定食物中不得殘留,不得作漂白劑。 |
非法食品添加物
類 別 |
品 目 |
使用食品舉例 |
對健康可能的影響 |
以前合法現已禁用 |
溴酸鉀 |
使用於麵粉(麵筋改良劑) |
已確定有致癌性(民國83年正式禁用)。 |
甘精 |
蜜餞、飲料等(甜味劑) |
會傷害肝臟及消化道,致癌性已確定。 |
|
色素紅色二號 |
糖果、飲料 |
有致癌作用(民國64年禁用,但73年某些進口糖果、清涼飲料仍抽驗到) 。 |
|
毒性強、一向禁用,但仍有業者違法使用 |
硼砂 |
年糕、油麵、油條、魚丸、碗粿、粽子、板條、火腿、芋圓、粉圓(使Q、脆、具彈性、具保水、保存性) |
硼砂吃下後,轉變為硼酸,積存體內達1~3公克會急性中毒而嘔吐、腹瀉、虛脫、皮膚出現紅斑。超過20公克腎臟可能萎縮,生命危險。 |
吊白塊福馬林 |
本為工業用的漂白劑卻被使用於米粉、黃葡萄乾、麥芽糖、洋菇、蘿蔔乾等食品 |
殘留的甲醛易引起頭痛、眩暈、呼吸困難、嘔吐、消化作用阻害、眼睛受損。殘留的亞硫酸可能引起:蕁麻疹、氣喘、腹瀉、嘔吐,也有引起氣喘患者致死的案例。 |
|
奶油黃 |
酸菜、醃黃蘿蔔、麵條(工業用黃色色素) |
肝癌。 |
|
鹽基性芥黃 |
酸菜、醃黃蘿蔔、麵條(工業用黃色色素) |
頭痛、心跳加快、意識不明。 |
|
|
|||
|
防腐劑
以防腐劑(抗菌、抗黴)而言,常用者有安息香酸(碳酸汽水、果汁類常用,但被疑有致癌性,已有多國禁用)、己二烯酸(用於果醬、醬菜、豆製品)、去水醋酸及丙酸(麵包糕餅所常用)。省產水果如柑橘常浸過防黴劑,以增加貯藏期,使得椪柑在春節期間仍可銷售;進口柳橙、葡萄、蘋果等之外噴抗黴、殺蟲劑更是「例行」裝箱步驟之一。在台灣最常被廣為「不當使用」之防腐劑有:硼砂(傳統市場中粽子、蝦類)、甲醛(同時具防腐、漂白作用)。
* 抗氧化劑
抗氧化劑中,油溶性者常添加於食用油、奶油、冷凍或乾製魚貝等常用之BhA、BhT,而維生素E則是較貴的油溶性抗氧化劑。水溶性抗氧化劑常用於汁中,如抗壞血酸類、維生素C。
* 漂白劑
漂白劑中,常用亞硫酸鹽來處理易褐變之乾物,如蓮子、准山、百合、白木耳、香菇、金針菜乾、水果乾(葡萄乾等);而過氧化氫(雙氧水)偶被不肖業者用來處理魚肉。
* 保色劑
保色劑以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為代表,二者皆能使肉製品呈現鮮紅色澤,過量攝取易在體內形成亞硝胺(致癌物);另外,亞硝酸鹽易與血紅素結合,降低紅血球攜氧能力。但大廠牌肉製品多能依規定使用,反而是小廠商或肉販自製的香腸較令人擔心。另外,蔬菜因使用大量氮肥,使葉菜類積蓄之硝酸鹽問題亦值得注意。
* 人工色素
色素則較不易為一般人所認識。以葉綠素為例,天然萃取者(分子中含鎂)其安定性低,矮人為加工(分子中以銅或鐵取代鎂)成安定性高之「銅」葉綠素,用於翠果子、海苔、菠菜麵等,亦不宜多吃。另外,β胡蘿蔔素、木質紅、山梔子黃亦為常用天然色素,合成著色劑多以食用紅色6號為多。而今日准用的食用色素明日即可能因新的研究結果而被廢止,多少年來已有許多人工色素已被列入禁用。
* 糖精
糖精因其不含熱量且甜度為蔗糖之300倍,至今仍被廣用於蜜餞、飲料中充作代糖(如健怡可樂);已被禁用的調味劑有甜精、甘精等。目前熱門的果醣,因其易吸收而多用於果汁、果醬類。果寡醣甜度不高,雖無法為人體所吸收,但可為大腸中之雙叉桿菌(BIFIDUS菌)所利用,有整腸及合成維生素之功用。
* 營養添加物
營養添加物之使用也蔚為風潮,如DhA奶粉、鈣飲料、β胡蘿蔔素等,其實不過是徒然增加消費者的支出罷了。]
食品添加物就其使用需求而言可區分如下: |
||
|
||
1.豆腐之凝固劑:硫酸鈣、葡萄糖酸-δ-內酯; |
||
|
||
1.食品之保存及食物中毒之預防:己二烯酸(防腐劑)、亞硝酸鹽(抑制產生肉毒桿菌Clostridium botulinum) 毒素; |
||
|
||
1.乳化劑:脂肪酸蔗糖酯、脂肪酸甘油脂; |
||
|
||
1.著色劑:食用紅色6號、銅葉綠素鈉; |
||
|
||
1.維生素:Vit B1、B2、B6和B12 (水溶性)及Vit A、 D和 E(油溶性); |
食品添加物之分類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依據衛生署公告之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用量標準」,食品添加物依其用途區分為下列17類: 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
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|
|